鼓勵 包容 影響生命

五邑司徒浩中學-李燕萍

要令學生或兒女改變壞習慣,除了悉心教導、循循善誘外,更要盡量利用鼓勵和包容的的威力。老師的一句話,家人無條件的包容,令李燕萍決心改過,發奮向上。打開李燕萍中一的成績表,出現很多「括號」,歷史、通識、科學全不及格。中文和數學算是較高分的兩個科目,亦只是比合格分數稍高一點而矣。她升上中學後,性格變得很反叛,無心向學。為了離開父母的監管,她冒父母名簽家課冊,放學後到處流連。最令人頭痛的是她偷家裡的錢。

燕萍看見別人擁有新款手機、漂亮的手袋,心生慾念:「朋友有的東西,自己很想要,但是爸媽不肯買給我,沒辦法得到。覺得他們不關心我。」於是她選擇偷竊。最高峰的時候,她幾乎每天在家裡盜取一百元。家人發現後傷心不已,責罵她不懂事,母親更在她面前哭了。但她不為所動:「那刻我覺得媽媽真的很麻煩,為這些小事哭泣。」雖然家人責罵、勸告,學校社工輔導,燕萍仍然不知錯,繼續近一年的任性妄為。令她醒覺過來的,是老師的鼓勵。梁綺雲老師是燕萍中一的副班主任。她說,李燕萍給她的印象是「很乖、很聽話」,得知她各種劣行後,感到難以置信。自此她在小息時找燕萍聊天,跟進她在讀書和家庭方面的問題。梁老師在燕萍下學期的成績表上寫上這個評語:「品性活潑,潛力未盡,應加倍努力」。簡單的十三個字,令李燕萍深受感動:「看後我想,老師仍是這麼關心我!就芝是這樣,令我立志改過自新。」

老師的一句話,成為她改過的動力。她升上中二後決定發奮讀書,結果在中二上學期考得全班第五名(全級第七十三名),在下學期考得全班第一(全級第二十二名),中三時升上了精英班。她再沒有偷取金錢,學會尊重家人,家庭關係也得以改善。燕萍最喜歡上歷史課,因為可以聽故事,從中汲取教訓。在過去兩年,燕萍學會了誠實處事,承擔後果:「如果自己冒簽了考試卷,便不會有被爸媽罵『為什麼不及格?』的那種羞愧的滋味,會永遠停留在不及格的那個階段。」她也為偷錢的事感到愧疚,跟母親道歉。但母親說,「不要緊,不再犯就好了。」她感激家人的支持:「很感謝他們從來沒有放棄我,一直看顧我。」

歷史記錄了很多人挫敗的經歷,面對挫折有人選擇逃避,有人重新奮發。燕萍曾在成長路上迷失,幸得家人和老師的鼓勵和包容,她得以改過自身,努力最終得到肯定。

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