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僅提供中文版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)

《傑出,是讓整個團隊都傑出》

辯論隊副主席、合唱隊、游泳隊、參與數學比賽……沅鈞「瓣數」多多,更在校內校外擔任多個崗位,是名副其實的大忙人。升讀中五擔任首席領袖生,籌備校內開放日等大型活動,縱然令投放於學業及其他興趣上的時間減少,她卻不曾抱怨半句。「中五學生誰不忙誰沒有壓力?有時歎一口氣,想想旁人也有難處,便告訴自己,別人做到的話,我也可以。」過程雖然辛苦卻另有收穫,沅鈞發現自己不但能妥善分配自己的時間,更學會如何恰當地分配工作,讓團隊中的每一員各展所長,增加歸屬感。

見證他人進步 滿足感更實在

沅鈞讓人印象深刻的,還有她的辯才,曾帶領校隊過關斬將贏得全港星島辯論賽的英語辯論冠軍、獲評為最佳辯論員,更入選香港辯論隊出戰國際賽。但作為辯論隊主席,她更關心隊員有沒有足夠機會參賽:「每次只有數人能出賽,機會始終有限,所以每當知道有甚麼比賽可參加,我都會通知隊員讓他們報名,這是主席的責任。」

隊友看沅鈞,覺得她更像導師,說她的提點令團隊時有啟發。她又於社企flashpoint擔任導師,教基層學生辯論。沅鈞說,親身參賽只是跟對手較勁,勝負也未必能真實反映個人技巧的高低;教辯論則能從旁清楚看到他人的進步,滿足感更大更實在。

準備充足 歌唱練習放輕鬆

辯論訓練批判思考,比賽時思路要清晰敏捷;合唱團演唱悠然音樂,與激烈的辯論截然不同。沅鈞坦言投入合唱團非為獎項,單純為享受其中,與辯論之間兩者取得平衡。跟沅鈞一起參加合唱團的同學,說她唱歌時跟平日判若兩人,如練歌時會突然發出怪異聲音讓人失笑。

別以為沅鈞不重視合唱團練習,不論老師和同學都稱讚她準備最充足。音樂老師蔣頌恩說:「初時沅鈞並不起眼,但每次排練時均做足準備,漸漸建立自信,更帶動同學對自己有更高要求,作為老師的我亦不敢怠慢。」沅鈞亦自言從小五音不全,歌聲不算突出,所以會下更多苦功做準備,並樂在其中。

學會取捨 銘記活學活用

沅鈞亦曾學過芭蕾舞和敲擊樂,但因時間配合和不想加重家人負擔等原因而放棄。會覺得可惜嗎?沅鈞認為成長中難免要取捨:「人生有不同階段,小時候學習一些主流的東西,長大後又可作不同嘗試。或許畢業後不會再辯論和唱歌,但學到的東西將會跟隨我一輩子,在未來活學活用。」

身兼多職、品學兼優的學生校內總有不少,要令自己優秀不難,但要令一個團隊出色卻不容易。沅鈞事事先為別人及大局設想,以團隊進步為前提,個人考慮放最後,這種無私的精神正是她最傑出的地方。

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