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輟學生重返校園 成績躍進名列前茅
五肓中學-李守健
致電李守鍵相約訪問,隔著電話亦可感受到他的雀躍。到訪問那天,這名男孩卻表現腼腆,誰想到初中的他竟如斯不覊。
從中二開始就是訓導室常客,打架、和老師鬥嘴,甚至在同輩影響下嘗試抽煙,放學在外流連到夜晚才回家就是李守鍵的生活。在家和父母關係惡劣,在校缺點愈積愈多,「那時在訓導室的時間可能比在課室還長」,他笑說。成績表「滿江紅」,數學更得個位分數的他要重讀中二,結果先是缺席近三個月,繼而退學。
輟學的守鍵轉讀校外課程,打算「頹廢地達到中三學歷」。較年長的街舞同伴一再告訴他,在社會工作的辛苦,和學歷何等重要,令守鍵開始反思自己的去向。最後他決定回校重讀,但校長要他先自修兩星期。別人都在課室上課,守鍵卻自己坐在校長室外自修。「那時自己的目標是升上中三,唯有硬著頭皮每天坐在那裡」。
那年的班主任陳藝琳老師坦言,獲悉守鍵會編入班中有點擔心,「會不會欺負班上較文靜弱小的同學?所以先和訓導老師接見他,給他一些鼓勵和規定。」再次回到校園,守鍵初時仍難收火爆性格,讀書亦未算認真。為了加強他的信心,陳老師特意在班際歌唱比賽加入守鍵擅長的跳舞部份。「他很積極,自己構思故事和剪輯音樂,表現有責任感。」結果守鍵的街舞贏得全場雷動的掌聲,有了老師同學的正面讚賞,守鍵和同學相處和讀書亦有好轉。
跳舞帶來的不止掌聲和自信,更為守鍵的學習態度帶來改變。「跳舞老師跟我說,跳舞要有努力才有成果,何不將這份精神放到讀書之上?」於是,他捧著這份精神,帶著看見身邊同學為入大學而努力的感動,試著真正用功。他開始用心上課,主動請教老師,每天溫習到「熟熟地」才睡,積極參加服務和校內活動以抵消之前記下的缺點,為的就是升上中三。
終於他做到了,而且成績愈見突出。「中三上學期平均分五十九分,連自己都驚訝進步了這麼多。」一直表現緊張的他,此時流露了一絲自豪。後來他連較弱的數學都能拿下不俗的分數,總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。現時中四的他更在上次考試中,考上全級首三名,在地理科和歷史科中更摘下滿分,叫人刮目相看。總結這一切,守鍵學到的是「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有成果,不努力就不會有成果。」
這條路不容易走,但守鍵有一眾老師無私的鼓勵和不盡的支持,任教歷史科的金浩暉老師是其中一位。他和守鍵亦師亦友,守鍵難忘金老師在旅行時,給他寄了張寫滿鼓勵說話的明信片。「他說別人都能看見我的付出,感謝他沒有放棄我,又鼓勵我入大學。」金老師又不時以自身經驗和守鍵分享,「常常提點他不要只為別人轉變,要是為自己改變。」
訪問期間,陳藝琳老師看著守鍵,感慨他和以前判若兩人。「那時他眼神帶點兇狠,現在像隻綿羊。」人說眼晴是靈魂之窗,除了能看見一切,亦應能反映其內心。就如當問到守鍵的理想,他說要入大學,想做老師,「用我的經驗感染別人,讓他們明白,一個壞人亦可以變好」,那刻他的眼神,充滿了自信和憧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