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甘敗給世界的決心
明愛馬鞍山中學-許浩鋒
面前的許浩鋒,表現得有點緊張、害羞,言談稍稍木納。沒有人會想到在數年前,他曾是一個天天曠課,終日流連街上,一個毋視紀律,被標籤為不折不扣的「壞學生」。
在初中時,浩鋒不明白讀書的好處,無心向學,跟朋友在街上四處流連:「下課後跟朋友聚在一起,吸煙、去網吧,看見不喜歡的人就動手打。」浩鋒最終因為屢次犯事被學校勒令停課,校方要家長安排他轉校。到了新學校,浩鋒和同班同學相處得很不愉快,與同學經常的吵架令他厭倦上學:「覺得每天回校都要保持戰鬥狀態,很不舒服。」他又開始曠課,每天穿著校服與友人四處遊蕩。
浩鋒開始意識到學業成績對將來的重要性時,是在中四的時候。他一直以來認為社會不應該以成績去評定一個人,所以不重視學習。但在臨近公開試時,浩鋒卻有了新的想法:「一個沒有學歷的人說不應該以成績去評定人,就像狐狸覺得葡萄是酸的一樣,沒有說服力。我希望有能夠評論別人的資格。」就憑著這個甘心和想改變其他人想法的決心,浩鋒重新踏上求學的路。但是要追上荒廢了的學業真不容易。浩鋒指自己英語能力特別弱,開始時甚至未能順序背誦26個英文字母。當聽到同學們說已學會了各種應試技巧,他更自覺比其他人落後太遠:「就像跑步在落到最後的情況下,要赤腳追上一樣。」困難並沒有磨滅浩鋒的鬥志,他堅持專心上課,掌握基本知識,課外埋首鑽研每一個科目,熟練題目。他的成績終於大有進步,各科成績均名列前茅,更考得全級的第二名。
許浩鋒的改變絕對得來不易,過程中他也有灰心失望。校長陳轉寧指學生在成長中多會「走前五步退三步」,起起跌跌的過程正常不過,不可能一步登天。問浩鋒是那一位老師令他有最大的改變,他說是待他最嚴厲的熊國輝老師。熊老師是浩鋒中二、三時的班主任,見證了浩鋒的蛻變。熊老師憶述浩鋒有講粗話的壞習慣,他與浩鋒約法三章,但凡老師聽到他說粗話,便罰款一元。結果浩鋒只是放下了三元便戒掉了陋習。自此,每當浩鋒稍有故態復萌,熊老師便會用這個例子提醒他:「其實他是很有能力的。所以只要他肯做,他一定會做得到。」
浩鋒說這次獲獎對他最大的意義,是提醒他省察過去,再次檢討當時誘發奮進的原動力,並告誡自己不要再犯錯:「那時候真是太任性,沒有想到自己應盡的本份。」展望將來,浩鋒希望在學業上不斷裝備自己,更以孟子的話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」為誡,期望將來投身社會助人助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