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能言善辯 向律師夢出發》

今時今日,學生既要面對沉重的學業壓力,埋頭苦幹地溫習,又要參與課外活動,難免會對社會時事缺乏關心。承樂的想法卻剛好相反,認為學生絕對有權利和義務參與社會事務,自小學參與「香港小特首」計劃以來,積極關注人權及公義問題;至中一加入辯論隊後,學懂更有系統地分析時事,讓他逐漸築成一個「律師夢」。

從小閱報 辯論場上發光發亮

承樂口齒伶俐,對社會時事見解獨到,甚至比不少成年人思路清晰。這一切全賴父母及學校的栽培:「父母讓我養成每天看新聞和閱報的習慣,令我對社會時事漸漸產生興趣。當時不明白為何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意見,直到加入辯論隊後,便明白人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角度。」承樂由小學開始連續多年參與「香港小特首」計劃,與其他參加者一同為特定議題撰寫小小的施政報告,積極發表意見,希望能為社會出一分力。

他是校內辯論隊隊長和辯論學會主席。辯論除帶給他獎項,也提供學習面對挫敗的機會。承樂說:「這五年來參加過許多辯論比賽,當中輸掉的也有不少,令我學會反省和檢討。畢竟最終勝出的只有一隊,最重要還是過程中有所得著。」

中四時,由於辯論花上太多時間,加上學業壓力,令承樂一度陷入低谷。「那時連續三個月要為不同的辯論比賽準備和出賽,必須每晚開會甚至通宵不眠,加上剛升上中四未能掌握高中的新科目,感到壓力很大,有想過放棄辯論。」在家人和老師的支持下,承樂堅持下去,讓他發現自己的驚人潛能,繼續在辯論場上發光發亮。

尊重人權 關注兒童權益

關注時事政局的同時,承樂亦積極參與兒童服務,原因是他認為兒童的權益應受到更大的重視。「兒童也是社會的一份子,卻往往因為年紀小,在社會中顯得較為弱勢。全球有很多兒童連基本生活需要也未能滿足,因此作為同輩的我,覺得有必要去幫助他們。」

承樂曾參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基金會的「青年使者計劃」,到訪印尼的幼兒園,一張張純真笑臉令他深受感動,頓感為兒童爭取教育權利以改善生活的重要性。另一方面,他倡議香港兒童的發聲權:「希望政府能夠設立一個崗位和渠道去聆聽兒童的聲音,並反映到政府的教育政策及施政之中。」

能言善辯的承樂,期望將來能善用自己的才能,成為一位律師,為社會上的不公義發聲,在人權和憲法方面多作研究,捍衛每個人應有的權利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