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拔萃男書院機械人隊隊長 — 2017-2018
- 兒童醫健基金會青年大使拔萃男書院創辦主席 — 2017-2018
- TEDxYouth@Hong Kong 演講者 — 2016-2017
- 香港物理奧林匹克一等獎 — 2016-2017
-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競賽相對電動力學亞軍 — 2016-2017
讀初中的時候,年少無知的我偶然閱讀了一位美國企業家的傳記。他出身於南非,雖然沒有「贏在起跑線」的機會,卻力爭上游,追求自己改變世界的夢想。他沈默寡言,卻移民到美國開辦多間創科企業,達到輝煌的成就,震撼世界。
那本書改變了我對生命的看法。在這之前,我在學校參加的活動都因一時的興趣,坐這山望那山,根本不知目標何在;正是馬斯克讓我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,積極追尋自己的夢想——從此,我集中參與許多與科學及數學有關的活動,如物理及編程奧林匹克及機械人隊,好讓我在不久將來可以在工程創科方面,運用現在學到的知識技巧。我的夢想,就是致力於太空探索及發展、擴展人類的居住帶。雖然離地,但學校一位良師益友經常鼓勵我:「飛機成功飛起前都無人信我哋可以飛㗎。」
由於我對電影、玩樂都沒甚興趣,很多朋友都說我不善交際,但難道製作機械人和鑽研物理不是娛樂嗎?正如當我解開自己所寫的一條物理微分方程時,或是自己編程的機械人終於在地上滾動,那份滿足感簡直不能與平常事相比呢。
作為中美混血兒,除了日常生活經常被手足們稱為「鬼仔」、「鬼佬」之外,我從小已經受到中西文化的耳濡目染,學到中華文化勤奮讀書、中庸之道,以及西方的個人主義、自由思想。我的性格成為兩國文化的寫照,令我能夠發憤圖強追求自己的夢想。我經常跟朋友說,讀好書是本份,但做到「傑出」就必須深明自己每天上學讀書的意義,不應做社會期望的傀儡。
家人經常笑道我在小學時已經不怕批評社會,包括對學生施予太多壓力、太少啟發,令人對生命感到迷茫。一個學生說不出自己的夢想,究竟是因為沒有想過,不敢違反社會對一個年輕人的評分標準,還是對自己太沒信心?潮語有著這麼一句話:「一個人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?」雖然老土,卻字字千金。
中四那一年,我很榮幸獲得機會與機械人隊的好拍檔一起在TEDxYouth@HongKong這個一年一度的盛事中,分享我們在學校逐步建立機械人隊的經驗,以及在香港普遍對工程師的誤解。我很希望能夠帶動其他年輕人思考多些,看遠一點,不要輕視自己的潛能。
「傑出就是付出」——這是我在香港傑出學生選舉中最大的得著。沒有付出,就 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。我對小孩子特別有使命感,所以會騰空時間服務他們,希望通過做音樂助教及在兒童醫健基金會的工作,為弱勢兒童的生活帶來些微的改變。